在生活中,我們面對金錢有不同的態度,分別有:
1. 不理會 – 你無視財務狀況以及與金錢有關的所有事情。
2. 被動 - 當有不能忽視的財務問題出現時,你將盡力解決或以某種方式解決它。
3. 積極 – 你會跟得上賬單的進度,並盡一切可能來管理你的資金,使你從一個發薪日到下一個發薪日都有足夠的餘額。
4. 未雨綢繆 - 你會注意當前的賬單和支出,並為孩子/家庭的退休/大學等儲蓄。
這4種態度其實就很像4個階段,這些階段讓我們從自身或他人的行為上了解到,人生處於不同階段時會對金錢有不同的看法和處理方法,令我們知道需要怎麼去改善我們的問題外,而其實這些階段亦與我們的成長歷程有莫大關係的。
兒童時期 - 不理會階段
大家試想想,我們自小對金錢有很多的不理會(包括買東西不留意價錢,吃飯不理會餐價等等……)
年青期 - 被動階段
步入年青,我們會開始有更多心儀的東西,並且有更多與金錢相關的問題需要解決。很多時候,我們為了跟朋友出外娛樂消費,會特別上心如何攢錢。但對於一些不用自己負擔的開支,我們卻不加以理會,例如水電媒等日常用品,我們在這個階段都不會在意這些支出或費用。
成年期 - 積極階段
當進入成年期,我們開始全職工作賺取更多的收入,也開始為一些基本的個人開支負責,例如電話費、上網費、衫褲鞋襪等等。直到我們要成家立室,我們將會更加積極地管理我們的財富,因為我們清楚明白到在日常生活中處處都是開支,我們需要一個適合自己的財務計劃,才能夠應付成家立室後的各種生活支出。
成年晚期及年老期 - 未雨綢繆階段
當漸漸步入生孩子、組織家庭及孕育下一代的階段,我們會再進一步的管理好我們的慾望、使費,儲蓄。用意是為了我們的下一代著想,提前做好不同的準備,希望他們將來能有比自己更好和更多選擇的生活。
這其實就是我們人生中不同階段的歷程,而這些階段其實是能夠推前發生的。例如:一些家庭經濟環境較欠佳的孩子,他們會懂得必然開支是什麼,有些更厲害的更會清楚知道每月家庭支出有多少,但可能他只有10歲。正常來說他應處於“不理會”的階段,這個孩子有這樣的知識是因為生活條件令他需要學習更多才足以應付生活。當然,我不是叫大家為了子女將自己的生活條件變差,而是希望透過這4個階段來為大家說明人生在不同時期會學習到的事情,這4個階段能透過增加自身的理財知識、技巧和實踐機會,令我們的理財態度、行為及決擇得到改變。就如“積極”階段的行為表現能夠發生在10歲的孩子身上,也可能會在孩子40歲才開始表現出來,問題就在於「你被生活迫成你非做不可,還是你未雨綢繆提早做好準備?」這2種不同的理財態度將直接影響著自己整段人生。這也就是我們認為應該及早學理財的原因。
如閣下因財務壓力受到情緒困擾,可聯絡本中心之免費諮詢專線 6687 2389,我們的理財社工將樂意給予協助。
圖片來源: www.freepik.com
認可理財社會工作員 鄺穎恩
認可理財社會工作員 鄺穎恩
認可理財社會工作員 黃靜欣
認可理財社會工作員 及 PREPARE / ENRICH婚前婚後評估及輔導認可輔導員 葉玉瑩
認可理財社會工作員 及 PREPARE / ENRICH婚前婚後評估及輔導認可輔導員 葉玉瑩
認可理財社會工作員 及 PREPARE / ENRICH婚前婚後評估及輔導認可輔導員 葉玉瑩
認可理財社會工作員 鮑介文
認可理財社會工作員 葉玉瑩
© 2023 香港家庭福利會理財教育中心。 版權所有。本會為註冊之有限公司。
免責聲明及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