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積金20歲了!
強積金(MPF) 自2000年12月起,成為香港在職人士,被強制供款作退休的儲蓄和投資計劃,廿年來的成績如何?筆者鼓勵MPF 户口持有人,特別是剛畢業進入職場的年輕人,請從此連結 https://bit.ly/2IJiqpm 細閱積金管理局今年9月公佈的強積金計劃成員累算權益統計分析,更可作MPF的持份者的成效檢討和展望,筆者嘗試以問題引導讀者檢視自己對強積金的理解:
1. MPF作退休資本的累積有效嗎?
答:最低要求不應只是保本,當然是保值,起碼抗通漲啦!
事實:過去2000年12月至2019年底,全港MPF資產累積,連本即僱主+僱員總供款6,806億,帶利2,889億,總值達HKD9,690億,整体平均年回報率達4.1%,比同期通漲率平均每年2-3%的水平,強積金制度明顯有效!
2. 過去15年,筆者常問強積金持有人,對強積金表現感滿意的,從近乎零,廿年後至今才有近一、兩成,何解? 依然不滿自己強積金的表現,仍佔大多數呢!
大部份是純感覺,即是常常聽聞強積金的負面資訊,既沒有核實也懶理自己的強積金,年報表的內容有何意思,採用的基金表現優劣難辨,不知從何稽考,因為對退休的需要,並無迫切,船到橋頭自然直,聽天由命!
這關乎強積金制度是從罅縫間成長,需克服許多被誤導的觀念和習慣,筆者逐一分析如下。
20 年前,港府籌備強積金制度時,僱主僱員齊起反對,因為:
1. 強制僱主成立強積金計劃,為僱員開設強積金户口,每月按僱員薪金,需作供款5%:這樣既需要安撫僱主,承擔強積金行政工作,加上額外支付強制供款,遂把長期服務金的僱主責任,以僱主於強積金供款,產生的資產作對冲,即把僱主對僱員的長期服務金責任,以隨收隨付方式撥備。
2. 發薪時扣起僱員的強制供款:
打工仔強制供款後,九五折出糧,等同被減薪,因強制供款需待至65歲退休時才可提取,更被迫參與投資證券,當年投資認知尚未普及。
上述的退休供款模式,乃隨收隨付(pay as you earn),打破不良卻又普遍「有剩才儲」的習慣。在商品化社會,有限的每月收入,追逐無限商品化的吃喝玩樂,許多明知需繳入息稅的,卻相繼成了稅務貸款的長期債仔,乖乖地以隨收隨付按月分期還稅貸,每年循環,除繳稅外還要納息養大財團。
強制或自製隨收隨付作長線目標儲蓄和投資,已有許多分析證明為有效實踐達標的方法,加上政策鼓勵,強積金供款可扣稅,強制供款每年免稅額$18,000。2019年4月起,僱員自願供款,每年免稅額達$60,000。
3. 供款隨即投入僱員選定的投資基金, 作退休資本; 自然採用了定時定額地買入投資基金,即成本平均法,於反映區域經濟的股市指數,短時間市場波動的升跌,甚或金融風暴的大冧市,往績一次又一次證明,經濟環境修復後,資產價值會再創新高,只要懂得定時按個人風險調較積金資產組合。這些自學投資的材料,已在積金管理局的官網,強積金教育天地 https://bit.ly/2UIJs2h 詳細講解。
4. 被扭曲和蒙蔽的投資理財思維:
香港歷年被傳統基金會評選為最開放的投資市場 https://bit.ly/3313Joy,營商法規和稅制精簡、稅率低、資金自由進出、天然的金融中心,即資本家能大展拳腳,籌集資金的方法早已普及至零售市場; 金融產品日日新鮮、琳瑯滿目、促銷系統鋪天蓋地,配合龐大的銷售中介系統,全方位的媒介資訊,浸淫和塑造香港人的理財需要,完美地配對熱賣中的產品; 超過十二萬人的壽險中介和管理層(保監局統計數字2020 年9 月),在持續低息環境下,壽險公司針對沮喪的零售級的存户和投資者,以低保證利率加非保證的高紅利的假壽險產品,收編散户作提供穩定現金流給金融集團的乳牛!
當你肯用心機和時間,瀏覽積金局為我們提供的強積金基金的資訊平台 https://bit.ly/2KtnUoJ,不難發現各種基金類別中,有許多表現持久優越的基金,遠勝銀行和壽險中介銷售的同類產品,絕對適合作個人的理財平台;這個基金資訊平台,更是分析個人強積金表現的優良工具,破解銀行和壽險銷售仲介隱惡揚善的手段,令自己有足夠資訊實踐精明理財。
如閣下因財務壓力受到情緒困擾,可聯絡本中心之免費諮詢專線 6687 2389,我們的理財社工將樂意給予協助。
欲獲取更多有關理財教育的資訊,歡迎訂閱本中心電子版理財通訊。
理財漫畫
理財漫畫
理財漫畫
理財漫畫
理財漫畫
理財漫畫
© 2023 香港家庭福利會理財教育中心。 版權所有。本會為註冊之有限公司。
免責聲明及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