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我們聯繫

預約免費理財咨詢服務

到香港家庭福利會網站

想要 / 需要

認可理財社會工作員 張子恒


回想一下,您家中有沒有一些物品,長年放在一角沒有用過嗎? 您家裡的物品,其實有多少是因為真正有需要才買?是香港普遍的住宅太細,收納空間不足,還是在社會環境影響下,購物慾過多,長年累月都沒有細心整理所致?
 
在理財教育中,「想要與需要」是其中最基本的一環。「需要」是指在生活上必須的支出,例如交通費、電話費;「想要」是一些個人渴望得到的東西,例如新款衣服、流行電子產品等等。學生在求學習階段收入有限,要有效理財,減少不必要的支出是其中一個辦法。相比之下,成人在有固定收入情況下,要分清楚「想要與需要」會比學生更加困難。隨著傳統消費模式的轉變,我們可以不用付款就能先獲得商品或服務。使用信用卡等平台消費不僅可以支持後付費,而且還能獲得額外收益。「先消費後付費」的誘惑,令到我們生活更容易買到想要的東西。
 
與其不需要的物品堆滿家中放置,不如從今天開始,試試由源頭做起,消費前分清楚「想要與需要」,改變自己對「想要」物品的心態。近年「簡約主義」的生活方式在日本盛行,奉行這種主義的人家沒有太多物品,家中東西都是真正所需物品。家中物品較少,顯得家中空間大,更精緻。日本作家山下英子在《斷捨離》中提出一個人如果擁有過多物品,會造成心裡和身體不必要的負擔。「斷」絕生活中不需要的東西,「捨」棄生活中多餘的廢物,「脫」離個人對物品的執著。透過整理家中的物品,審視自己和物品的關係,能幫助我們去反思自己人生真正需要的東西。令我們明白當下什麼物品最適合現在的自己,從而改變自己對想要的物品的想法,幫助我們在未來減少購買「想要」但實際上不需要的物品。
 
在生涯規劃中,制定長遠生涯目標是必不可少的一環。要達到自己理想的生活,在過程中個人需要作出取捨,分辨自己生活中的“需要”與“想要”。
每個人因喜好對每樣物品的「想要與需要」都不同,只要弄清楚自己想要的排序,把金錢消費在自己真正「想要」的物品上,減少不必要的消費,令我們能積聚更多的財富,能助我們完成長遠生涯目標

如閣下因財務壓力受到情緒困擾,可聯絡本中心之免費諮詢專線 6687 2389,我們的理財社工將樂意給予協助。​


欲獲取更多有關理財教育的資訊,歡迎訂閱本中心電子版理財通訊


返回

更多撰文

過來人

認可理財社會工作員 林燦榮

折扣心理學

認可理財社會工作員 張子恒

「脫貧」由理財開始

認可理財社會工作員 張雅琳

限「錢」令解決一切問題?

認可理財社會工作員 黃靜欣姑娘 

你有理財STYLE嗎?

認可理財社會工作員 葉玉瑩

你係投資定投機?態度決定高度

認可理財社會工作員 施海霆

家長帶動孩子的理財體驗

認可理財社會工作員 鮑介文

愛你亦愛理,講心都講金

認可理財社會工作員 林燦榮

訂閱電子版理財通訊
一年12次的接觸,令你與理財走得更近

訂閱

當訂閱電子通訊,代表閣下同意接收本中心發出的活動和宣傳資訊。你亦可隨時電郵至fec@hkfws.org.hk,通知我們停止接收有關資訊。

成為合作伙伴 線上查詢 回到置頂

© 2025 香港家庭福利會理財教育中心。 版權所有。本會為註冊之有限公司。
免責聲明及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