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我們聯繫

預約免費理財咨詢服務

到香港家庭福利會網站

年青人的理財:風險管理 + 退休事宜

專業財務顧問 吳澤偉


許多年青人認為,退休不必早作綢繆。,因為來日方長,當今社會退休的年齡是65歲,對20來30歲的年青人, 是三、四十年後的事;「活在當下,享受人生吃喝玩樂,幾十年流流長,話唔定有好多改變,唔使諗得咁長遠!」這是一種非常過時的退休觀念,停留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思維。

過去20多年,筆者認識年約60至65歲,放下工作的退休的人,他們專心享受人生,不過很快便感到無所事事,天光望天黑,漫無目的:由於社會的富裕和進步,平均壽命達85歲以上,一般人的身體機能和精力,衰退延後了許多,特別是那些對生命意義認真的人,習慣了40多年有規律的事業生涯,累積豐富經驗智慧,當轉換角色作純消費動物,只能從消費擦存在感,人生目的放在積極發掘各環節的消費效果最大化。世態無常,過去超過一年的環球疫情,封關下的消費,更感無奈!

打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資訊科技不斷將社會的運作模式改變,傳統的就業,攀爬企業或官僚和社會結構階梯,升遷至退休的觀念,已從普遍社會精英和專業的系統,出現結構性的改變,從傳統的長期打工的僱主僱員模式,演變成能者居之的獨當一面的可靠專業專才,以靈活和有效率的服務合約模式,提供其獨特的技能與各行各業和有需要的人。進入如此經濟模式,最重要的資本就是時間,上世紀管理學大師Peter Drucker的名言 “Time is the scarcest resources and unless it is managed nothing else can be managed.” 時間是每一個人都有的均等資源,關鍵是你怎樣運用每一日的時間,筆者過去四十多年為許多人計劃未來,有不少人在工作上,曾經面對需要抉擇的時候,慨嘆我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綜觀這些情況不外乎是被一些財務責任的捆綁,令生活模式缺乏彈性,面對挑戰個人價值觀念的要求時,難以當機立斷,因為其對金錢的需要和顧慮,正正是極端資本主義下商品文化的捆綁,對年青人尤其是充滿誘惑,從每一天大清早起床,我們受許多不同的消費和銷售訊息包圍,尤其是金融產品,高調的提早退休投資年金,為個人製造保證收入,將來就可以安枕無憂,理念是正確的,可是銷售中介人建議的方法卻是一個疑問,通常都是需要長時間定時定額供款的儲蓄保險計劃,從你寶貴的固定每月入息,分流一部份到保險公司的戶口內作累積,透過壽險公司的預期投資回報,十年、廿年或三十年,到時可累積具規模的資本,可作更有效率的投資,提供穩定的投資收入,到時你就可以提早退休,這種思維和累積資本的方法,成為銷售噱頭已經流行了廿多年,效果如何?年青人們不妨問問你們的長輩,過去廿多年,他們曾經採用許多這些方法,時至今日他們是否真正的安枕無憂,長食長有?歷史的事實及數據,足以反映保險公司對履行這些不保證回報的熱誠,需明白保險公司的股東與投保客户,雖然共同目標都是追求年復一年的利潤最大化,卻成了此消彼長的矛盾,這些產品對於社會的好處,就是提供了豐厚的利潤給保險公司和金融機構,更養活一個很龐大的金融中介銷售系統,可以稱得上這些產品正正是這個龐大的金融銷售中介系統的年金! 從這個事實我們應該明白,若要爭取穩定收入,就是要有效管理我們自己,持久深耕的價值,筆者有以下的建議,以財務自由取代傳統退休觀念,減低在你人生工作領域內,身不由己的出現率,財務自由的定義如下:

  1. 開展個人業務觀念,取代打工心態,擴濶業務提供和發展的界面; 這個世界不會因缺少了任何人而停頓,卻絕對有非你莫屬的工作!
  2. 生活開支柔韌有餘:保持身心靈的彈性,隨時可調校生活物質需要,下降至維生水平,你依然活得精彩!
  3. 保持充裕的應急儲備:足夠應付突如其來的失業和待業i待期間的緩衝,這需按自己的專業和市場的供求,作適當的預備。筆者建議從3-6個月生活開支儲備作起點,需以隨時可動用的存放方式,應付不時之需。
  4. 珍惜健康和有限的時間,有紀律地善用時間和人生資源,保持身心靈健康,建構和諧的人際網絡。
  5. 積極實踐多種入息的收入模式,尤其是投資收入會成為我們退休時,為我們提供穩定每月生活經費的入息方法,讓我們能夠越早實踐越好,需日積月累的實踐和鍛練,對公開市場的分析和批判能力的建立,必需千錘百鍊,從錯誤中成長。自你進入工作崗位,你就要參與強積金的供款和投資。有20年的歷史數據證明強積金制度絕對是有一定效益的,關鍵在於未有效選擇適合你長期投資的計劃和基金。2021年2月18日積金管理局的官網,以新面貌向全香港人拜年!我鼓勵你用一些時間細心瀏覽積金局的官網,詳細認識整個強積金制度及運作,好能用強積金作有效的投資,為你將來退休建立充裕的資本。你還可以於強積金戶口存放額外供款和投資,成為你個人的投資帳戶,簡單靈活,完全可以配合你的人生變動,當有需要的時候可提取,實踐你人生的里程目標!
  6. 採用簡單靈活的理財工具,切忌綑縛式的所謂集多重功能的理財產品,舉例如套餐式的保險計劃,缺乏彈性配合不同階段的人生改變,舉例如失業或因傷病導致收入中斷,盡量減低不必要的每月供款需要的捆綁,若非由你完全控制千萬不要被這些計劃捆綁。

年青人最起碼需要的保險,以下按風險機率略說:

人身意外保險

保障因意外導致傷殘或死亡的收入損失。一般非體力勞動工作,每月平均保費$100 便可得$100萬的永久傷殘和死亡保障額。

純壽險

保障任何原因致死,投保每$100萬30年保障,非吸煙,男性,30歲或以下,每月水平式保費大約$100。女性更便宜!

純危疾保險作入息保障

善用可負擔的保費,盡量投保一次過賠償達五倍年薪的保額,不要輕信那些多次危疾保障的產品,同樣首次賠償額,保費卻貴了3-4倍,浪費金錢在甚麼花巧的條款,令患病的你難以駕馭後續索償的要求,比中彩票更難!雖然受保障的危疾,高發年齡普遍都是四、五十歲之後,故二、三十歲的純保障$100萬每五年水平式年保費約$2,000。即每月$150,有幸成為例外的一個,患上惡疾即那些達危疾保單定義的嚴重病情,面對以年計的療程,工作能力必受打擊,收入中斷或大幅度減少,這筆賠償可提供生活需要的資源開支。

 

2021年3月

圖片來源:Money photo created by kstudio - www.freepik.com

如閣下因財務壓力受到情緒困擾,可聯絡本中心之免費諮詢專線 6687 2389,我們的理財社工將樂意給予協助。​


欲獲取更多有關理財教育的資訊,歡迎訂閱本中心電子版理財通訊


返回

訂閱電子版理財通訊
一年12次的接觸,令你與理財走得更近

訂閱

當訂閱電子通訊,代表閣下同意接收本中心發出的活動和宣傳資訊。你亦可隨時電郵至fec@hkfws.org.hk,通知我們停止接收有關資訊。

成為合作伙伴 線上查詢 回到置頂

© 2025 香港家庭福利會理財教育中心。 版權所有。本會為註冊之有限公司。
免責聲明及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