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住疫情快將一年,失業率上升,經濟開始步入低迷。
香港的生活由過去的多姿多彩,變得處處受限。三五七時因個案數字上升,政府頒下限聚令,限食令等等。人們由過去短則去到俗稱家鄉日本旅行,長則會去到半個地球外歐洲過一回貴族般的生活。反觀近一年有,人們有時則連家門亦不敢多離半步。面對著擔憂受感染,同時生活亦比過去苦悶,似亦讓大家沒精打彩起來。
正在執筆之際,原本想分析一下現時少了機會消費,就是和大家談談增加儲蓄和投資的最好時間。 可惜,在看到自己近數個月的信用於月結單都是數千元的簽帳之後,我就立馬打消了念頭。隨之有個詞語在的腦袋隨之飄起:「情緒性消費」!
要說「情緒性消費」之前,就必要談談什麼是消費行為。一般來說消費行為是我們有目的、有計劃地應付日常所需,或是負擔能力去購買物品。簡單來說,我們會因為肚餓而去餐廳吃飯。而「情緒性消費」則較多是消費行為未必單純滿足應付日常所需,有機會受到情緒因素或其他因素影響引致消費利為超出實際的需要。
在疫情下的生活,雖然少了出外和消費的機會。不過,我仍是會網上購物,或是一出外就好好把握時間去消費。而往往再受到各大媒體,品牌或超市等的宣傳下,每次購物不是花上許多時間在消費上,就是事後發現原來自己不經不覺下花費了許多的金錢去購入一些超出日常生活需要的用品,愈買愈開心!仿佛是借用消費行為獲得的歡愉來滿足和調解生活苦悶下的情緒需要。經驗這一次的發現,發現自己原來不經不覺亦出現「情緒性消費」的情況,幸好其「程度」亦算樂觀。
要滿足情緒上的需要,似乎去找一些治本的方法遠較利用消費性行為來得合適。面對疫情下的苦悶和擔憂,我現時會選擇與朋友,親人共同分享與聯繫。不知道你又會如何呢?隨著新春將至而帶來的消費熱潮,昐望我們都可以理性去消費,避免受到「情緒性消費」的影響!
2021年1月
如閣下因財務壓力受到情緒困擾,可聯絡本中心之免費諮詢專線 6687 2389,我們的理財社工將樂意給予協助。
圖片來源:www.pexels.com
認可理財社會工作員 唐嘉豪
認可理財社會工作員 鮑介文
認可理財社會工作員及 PREPARE / ENRICH婚前婚後評估及輔導認可輔導員 葉玉瑩
認可理財社會工作員 林燦榮
認可理財社會工作員 及 PREPARE / ENRICH婚前婚後評估及輔導認可輔導員 葉玉瑩
認可理財社會工作員 張子恒
認可理財社會工作員 王君偉
認可理財社會工作員 張子恒
© 2024 香港家庭福利會理財教育中心。 版權所有。本會為註冊之有限公司。
免責聲明及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