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自小就著迷於光影世界,或許是認為影畫內容唯美又寫實,或多或少能彌補人生上種種缺失、遺憾。「戲如人生」這句話以前覺得很「土氣」,但隨年紀漸長,發現日常生活彷佛真的成為了一個巨型銀幕,每天盛載不同角色、場景,都有如一部部扣人心弦的劇本。最近番看了幾部電影,有些是歷久常新的殿堂作品、有些是反映現實或情懷抒發的真事改編。適逢近年「移民」話題大熱,而「離鄉別井」往往亦是電影常見的取材,皆因一個人出走異地,當中涉及的,除了詩與夢想,亦跟生活和理財等現實因素脫離不了關係。以下就為大家淺談幾部與移民和理財有關的電影,不知道你會否也從中找到一點熟悉的影子?
《秋天的童話》—— 有情不能飲水飽
《秋天的童話》是1987年由張婉婷導演執導的愛情經典,講述對愛情充滿憧憬的大學生隻身到紐約與男友相聚,但卻好夢成空,及後遇上在唐人街打拼的香港移民「船頭尺」,兩人漸萌愛意,可惜生活逼人,「船頭尺」移民後面對語言不通、經濟能力不足、居住環境欠佳、工作環境與員工不友善等問題,導致這段關係最終無法開花,結尾一幕描述兩人話別之不捨,卻又只能將不捨埋在心底,著實觸動觀眾心靈。
《台北星期天》—— 千辛萬苦,只為成「家」
《台北星期天 (Pinoy Sunday)》由馬來西亞導演何蔚庭執導,故事穿插兩個菲律賓人離鄉別井到台灣工作的故事。電影以一張「沙發」為主軸,講述主角歷盡千辛萬苦,盼望將沙發扛回到工人宿舍的驚奇旅程。雖說電影以劇情為主,導演卻以奇幻視野及鏡頭調色氛圍,表現出人在大廈叢林裡的種種光怪陸離。戲中主角為沙發折騰良久,卻在離成功一步之遙時發生意外,導致好夢成空,表達了移民工人即使在異鄉如何努力,結果也未如人意的心情,同時也表達了角色沉重的負擔。沙發在電影裡其實就是「家」的投射,連繫了兩人心中對「家」的盼望與思念,呼應了人在異鄉的複雜心境。
《虎尾(Tigertail)》—— 漂泊後的先苦後甜
《虎尾(Tigertail)》講述片中主角在台灣貧窮社區過了苦澀的童年後,與另一半冒險前往美國展開新生活。雖然身在異鄉打拼不時感到孤獨、亦同時面對居住環境和工作不如理想的衝擊,但主角並沒有輕言後悔,反而在新環境中反思自身固執與缺失,更努力尋找屬於自己的生活,修補早年與家人疏離的關係,最終在種種未知的挑戰下迎來了苦中帶甜的結局。
回歸現實的移民故事
根據政府統計處的數字顯示,在2022年年中的香港人口的臨時數字約為729萬人,與2021年年中的741萬人比較,跌幅達1.6%,至本年度數字才漸見回升。人口變動的原因有很多,如出生率減少或死亡,當中也不乏移民人數。移民在今時今日,或許已並非驚天動地的事情,但亦絕不能輕視。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要長征或遠行,糧草十分重要。而移民,則要先了解及計算移民後在當地的生活開支及不同稅項,才能計算有多少資產可以轉移。外國生活,單是生活開支已經「有排你計」,網上有很多短片教授移民攻略,更見過聲稱用少於十萬都能移居的「都市傳說」,你又相信嗎?事關重大,最好尋求專業人士作詳細諮詢。要移居,除了人要移,「財」也要移,這才能確保在新的「遊樂場」能玩得盡興。如果現金流動有壓力,可以因應情況將移居計劃推遲,留在本港多賺幾年再行動,以確保有更充足的彈藥作移民儲備。
在香港生活,很多家庭都有最少兩份收入,但移民後,由於很多地方都沒有外傭制度,家中小孩需由父或母照顧,對收入造成直接影響;隨之而來的還有一大籃子的問題,如居住環境、情緒、交通、社交、稅務等問題。以薪俸稅為例,香港已婚人士合併評稅後,可獲得寬減上限共6000元。英國入息稅(income tax)的計算方法雖與香港的薪俸稅(salaries tax)差不多,扣除免稅額後按累進制稅率徵稅,但稅項卻相對香港高:在香港徵收的薪俸稅稅率大概為2%~17%左右,但英國入息稅稅率則達20%~45%。此外,不少有能力移民的人在香港或許擁有高薪厚職、下屬動輒一百幾十,但在異鄉由於制度、身分變動,或許需還原基本步從事低收入工作,難道就像電影《葉問》的一句名言:「為生活,我可以忍……」自問又真的忍到嗎?
移民是一個現象,對有些人來說,它或許是安撫心靈、展開人生新章之始。但移民也意味著金錢的籌備,是財務計劃的升級部署,也是計劃理財的新體會,在追求新生活的同時,記得亦須謹慎兼顧實際的金錢考量,以免像上述三部電影般最終好夢成空。夏去秋來,或許我們都憧憬一個「有童話的秋天」,但要成就童話,現實因素亦不容忽視,畢竟移民是個重大決定,必先各方面準備充足、做好理財規劃。最後,無論決定移居與否,也記得擁抱一下自己的感受,在忙碌中偶爾放慢生活節奏,看一部電影或只是深深吸一口只屬於這裡的氣息,可能你會發現到,童話,無論身處何地都能擁有。
如閣下因財務壓力受到情緒困擾,可聯絡本中心之諮詢專線 6687 2389,我們的理財社工將樂意給予協助。
欲獲取更多有關理財教育的資訊,歡迎訂閱本中心電子版理財通訊。
認可理財社會工作員 鮑介文
認可理財社會工作員 劉倩燕
註冊社工 李文傑
認可理財社會工作員 王君偉
認可理財社會工作員 張子恒
認可理財社會工作員 葉玉瑩
認可理財社會工作員 鄭子聰
認可理財社會工作員 姚紹樑
© 2025 香港家庭福利會理財教育中心。 版權所有。本會為註冊之有限公司。
免責聲明及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