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我們聯繫

預約免費理財咨詢服務

到香港家庭福利會網站

雙十一/雙十二:為甚麼我們在購物節的時候,總會忍不住拿紅衫魚去放生呢?

理財貼士


雖然只是星期二,案上已經推積了好多待處理的文件。不過今日是好姐妹生日,輕輕OT一下就趕緊收拾走人。繞路去拿預訂好的camera-friendly蛋糕,到餐廳時發覺全枱等我一個,但氣氛卻有點古怪。

「出黎食飯你地做咩個個係度㩒電話呀?」

「喂!你睇下紅色好定紫色好?」

「買拐仗做咩?你跛左咩?」

「冬天係時候行山喇!」「而且好抵,買兩支減$50仲有野送。」

「你地一年都行唔夠兩次山⋯⋯」

小時候百貨公司只會在聖誕和過年前夕推出減價優惠,現在可厲害,很多公司幾乎每個月都在減價中。最近看到一間本地航空公司推出「Black Friday 全線勁減優惠」,雖然此Black Friday不是我們所理解的黑色星期五,但我想應該很快就會見到「清明、重陽、七月十四大優惠」的宣傳了。

自從淘寶在香港盛行,每年的雙十一、雙十二就成了大家的瘋狂掃貨時間,雙十一購物優惠源自大陸企業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寶商城 (天貓),2009年天貓趁著光棍節推出網絡促銷活動,當時參與的商家數量非常有限,但營業額卻遠遠超出他們的預期,此後每年雙十一天貓都會舉辦大規模的促銷活動。2014年11月11日,阿里巴巴雙十一全天的交易額為571億元人民幣,2018年已大幅增加至2135億元。商家們看到了雙十一的成功,為了進一步網羅錯過了雙十一的潛在顧客,淘寶於2012年開始推出雙十二折扣優惠,更以群組參與的模式讓顧客表態推介自己喜歡的貨品,影響其他人的購物意欲甚至商家的銷售策略。

問題來了,如果沒有所謂的雙十一、雙十二優惠,你還會在那天購物嗎?看似因為減價節省了的金錢又真的是節省了嗎?可能很多東西你未有需要添置,甚或根本沒有需要,你只是基於要湊夠消費額下單以獲取商家們的折扣優惠。將這些原本你不需要購買的貨品金額加起來,可能已經大於商家給你的折扣。除此以外,很多人在購物的時候通常都會慣性看看貨品是否受歡迎,既然它排在熱賣榜的第一位就一定是件好東西,非買不可,但別人喜歡的東西就一定適合你嗎?在消費主義下,商家製造出來的需要已經取代了我們真正的需要,聖誕節做個蛋糕是送給耶穌的嗎?還有幾時開始連耶穌的生日也要到商場倒數呢?

為甚麼我們在購物節的時候,總會忍不住就拿信用卡出來刷呢?

1. 稀缺性衝動

美國舊金山州立大學心理學副教授瑞安·豪威爾(Ryan Howell)認為,購買的衝動是一種本能。

在舊石器時代,人們靠狩獵和採集為生,人們的重要任務是將周圍各種可能有用的東西帶回家。人們看到任何有利於生存的東西:一塊石頭,一些堅果,都會收集起來,即使暫時還用不到它們,但也要囤起來,以備不時之需。因為人們擔心一旦錯過,可能就再也不會遇到這件東西。

即使現在物質並不匱乏,但是面對稀缺品的時候,人們與生存有關的焦慮感仍會被喚醒,導致我們想去擁有這些稀缺的東西。因為我們不知道哪一天可能會用到這件東西,但是擔心當我們需要時,這件東西卻消失了。

當我們看到50%折扣的標籤,稀缺性衝動被啟動了。這種感覺就像是,我們現在不買這個東西,它將被別人買走,它將永遠消失,或者這個價格只有一次,再遇到這個機會至少需要再等一年了。

2. 損失厭惡

看到朋友圈有人說:之前並沒想過雙十二要買什麼,但是到了0點,還是不由自主地打開網頁,搶完後瞬間感覺自己賺了好幾個億。

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尼曼(Daniel Kahneman)提出了「損失厭惡」(lossa version)理論,指人們在面臨獲得時往往是小心翼翼,不願冒風險;而在面對損失時會很不甘心,容易冒險。人們對損失和獲得的敏感程度不同,損失時的痛苦感要大大超過獲得時的快樂感。

如果商品不打折時,不購買對我們來說並沒有付出成本,因此心裡不會有什麼感覺;但是一旦商品打折,不買好像就意味著損失,這種感覺會促使我們去買買買,以減少自己的「損失」。

3. 「從眾」心理

從眾(conformity),指個人的觀念與行為由於群體的引導或壓力,而向多數人相一致的方向變化的現象。

社會心理學家謝里夫(M.Sherif)1935年做了一項經典的從眾實驗:讓被試坐在一間黑屋裡,觀察屋子裡光點的移動距離。如果將被試分開,分別進行距離估計,A會認為光點移動距離約1英寸,B估計2英寸,C估計8英寸。而將三人放到一起時,大家會很快相互影響,最終聚至一個共同的平均距離,大約為2英寸多一點。儘管沒有誰把自己在群體里的判斷看成是和別人合作的結果,但彼此趨於一致的行為還是產生了。

心理學家認為,從眾的原因之一是「行為參照」:當缺乏適當行為的知識或遇到不明情境時,人們會通過他人的行為來作為自己行為的參考,而多數人的行為,自然是最可靠的參照系統。

因此不難理解,為什麼當我們身邊的人都在為雙十二躍躍欲試時,我們自己也難免也受到影響。

很多時候,你當刻覺得是需要的東西都經不起時間的考驗。試試在每次淘寶的時候,先將喜歡的貨品放在購物車,不要付款,過一、兩天後再回來重看一遍,你就會發覺很多先前你看上的貨品可能不太合身,看真點顏色又好像怪怪的,然後你就會把它們從購物車中一一剔除,留下來的貨品才是你的真愛,而你亦可以大大減少「中伏」的機會。

購物前不妨問問自己兩個問題︰

  1. 「真係咁抵?」
  2. 「我真係有需要?」

雙十二和聖誕節即將來了,大家購物前記緊三思而後買!

 

如閣下因財務壓力受到情緒困擾,可聯絡本中心之免費諮詢專線 6687 2389,我們的理財社工將樂意給予協助。​


欲獲取更多有關理財教育的資訊,歡迎訂閱本中心電子版理財通訊


返回

訂閱電子版理財通訊
一年12次的接觸,令你與理財走得更近

訂閱

當訂閱電子通訊,代表閣下同意接收本中心發出的活動和宣傳資訊。你亦可隨時電郵至fec@hkfws.org.hk,通知我們停止接收有關資訊。

成為合作伙伴 線上查詢 回到置頂

© 2024 香港家庭福利會理財教育中心。 版權所有。本會為註冊之有限公司。
免責聲明及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