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我們聯繫

預約免費理財咨詢服務

到香港家庭福利會網站

受騙後不再孤單作戰!為家庭打造舒適開放的講錢空間

認可理財社工 張卓峰 


提到理財,我們總是想到如何令自己口袋裏的金錢不斷增加,卻很少從另外一個方向,想想如何減少金錢從自己的口袋流失。根據政府的資料,香港在2024年有44,480宗詐騙個案,相較於2023年39,824宗增加了11.7%,涉及的總詐騙金額超過91.5億。這些龐大的詐騙個案和金錢背後,卻是隱藏了一個又一個家庭的悲慘故事。 

受騙後孤身作戰 往往令情況更為惡劣 

筆者曾經聽過一個個案分享:案主在網上認識了一名女子,被騙走幾年來辛勞儲下的積蓄,包括他原本儲下來打算和家人一起買居屋的首期。積蓄不翼而飛,案主不敢跟家人坦白,為了填補自己擅自挪用的首期資金,他選擇了向一些二線財務公司借貸,導致他不但損失了自己的積蓄,更要背負上沉重的債務,財務狀況可謂百上加斤。然而紙包不住火,家人最終在需要動用這筆資金買樓時,才得知事主被騙的前因後果。由此可見,一宗騙案已經足以摧毁一整個家庭的財務及人生規劃,而導致這個結果的其中一個最關鍵因素,是家庭成員之間缺乏開放及良好的金錢討論空間(Money Talk)。 

不難想像,當一個人陷入金錢騙局中,往往不止背負龐大的財政壓力,還需承受內疚自責的情緒。很多時候,受騙者因為擔心家人的責難或操心,會選擇將問題埋藏起來,直到事情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才不得不向家人坦白,使事態難以挽回。因此,家庭成員之間營造一個良好的金錢溝通空間和習慣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為這個空間可以為家庭成員提供一個舒適而堅實的後盾,讓他們知道自己不需要孤單面對困境。 

為家庭建立良好而開放的金錢討論空間 

家庭中若有成員因騙案損失金錢,家人自然會感到錯愕、失望、憤怒,很自然會想問個究竟,甚至呈現出怪責受害者的態度(Blame the victim)。但大家都明白世界上沒有人想受騙,家庭成員發洩或表達情緒後也得面對問題,過分的責怪只會加添受騙者的負面情緒,令他們日後更難開口向家人求助,對於解決問題百害而無一利。 

還有另外一個情況,是有的家人會因心軟而代為償還龐大的債務,但這也許亦只是個治標不治本的對策。很多時候,受騙者會陷入騙案當中,是因為他們一些個人的核心需要並未得到滿足,因而被騙徒當成弱點來到利用,例如感到寂寞想有人陪伴、或因為自信心低落而渴望得到大量金錢後吐氣揚眉等。正如一些網絡情緣騙案,如果一個人受騙過後內心的空虛依然沒有被正視,過後重韜覆轍的機率依然存在。因為騙徒看準了他們對建立親密關係的需求,可謂從根源擊中他們的痛點。因此,家人們之間的金錢討論除了商量如何解決他們的騙案問題之外,也需要了解到受騙者陷入騙案的背後原因,探索處理內在需要的途徑,在需要時向專業人士求助。 

能開放講錢 才不傷感情 

華人文化自古不喜歡跟別人談論金錢,即使家人之間也會盡量避免談及金錢問題,因此才有這句大家耳熟能詳的說話—「講錢傷感情」。然而,如果家庭成員之間能夠打造出一個足夠開放、包容及接納的討論金錢空間,讓到每一位家庭成員都能開放討論金錢事宜,當日後有人不幸遇上任何財政危機或騙案,便能及早了解情況,並集思廣益解決家庭成員所面對的財政困境。 

其實一家人同坐一艘船上,難免總會遇到風浪。當船上出現洞口,家庭成員卻視而不見避而不談,情況只會越來越惡劣,最後因不勝負荷而翻側;相反,如果家庭成員可以坦誠相對,如實道出自己所面對的難題,各人才能同心協力修補及鞏固破口,避免後續因缺乏溝通而釀成更多不愉快,共同熬過一個個難關後,相信這艘家庭小船亦會比以往更牢固。 


返回

訂閱電子版理財通訊
一年12次的接觸,令你與理財走得更近

訂閱

當訂閱電子通訊,代表閣下同意接收本中心發出的活動和宣傳資訊。你亦可隨時電郵至fec@hkfws.org.hk,通知我們停止接收有關資訊。

成為合作伙伴 線上查詢 回到置頂

© 2025 香港家庭福利會理財教育中心。 版權所有。本會為註冊之有限公司。
免責聲明及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