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小朋友明白以上兩種不同收入概念,可由處理利是錢的方法入手:
「個人收入」
家長慣常全數利是錢交予小朋友,作為子女收入的一部份,他們會產生一個概念: 利是錢屬於自己的,屬個人收入
當利是錢作為小朋友的個人收入情況下,家長可運用這筆數目不少的金錢用作教導理財,與子女商量利是錢的分配和用途,一起達成共識。父母在適當時候可以提供建議,協助子女學習管理財務,但緊記要對孩子的想法作出配合和退讓,否則下次他們便不想跟你商量了!
「家庭收入」
家長慣常要子女將利是錢上繳
子女會產生一個概念: 我只是代收而已,利是錢是要上繳父母的,收利是錢毫無意義。
父母可以向子女解釋利是錢是屬於全家人的,包括爸媽收到的利是錢都會拿出來,全家人都會用這筆錢來應付日常生活,當中包括用作派利是的駛費,家庭生活開支等等... 當然亦可以讓孩子幫忙點算所有人的利是錢,讓他們知道原來全家人都會為這個家付出。最理想的安排就是家長能運用部份利是錢舉家到平時少去的餐廳一起用膳。
無論父母的處理方法是那種,都沒有對錯。前題是彼此要好好溝通,在互相尊重的情況下達成共識,大家開心之餘,亦能夠與子女分享一個好的理財態度。
如閣下因財務壓力受到情緒困擾,可聯絡本中心之免費諮詢專線 6687 2389,我們的理財社工將樂意給予協助。
© 2025 香港家庭福利會理財教育中心。 版權所有。本會為註冊之有限公司。
免責聲明及私隱政策